6月10日,我校首场中原文化讲坛开讲,河南省地方史志办主任管仁富做首场专题报告,董事长胡大白、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,中原学研究院和图书馆负责人以及一百余名相关专业师生聆听报告。副校长于向东主持。




“中原文化讲坛”由我校中原学研究院与图书馆联合主办,立足于中原学与中原文化研究,旨在凝聚该领域的专家学者,构筑新的学术平台,助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创新型转化。同时,也为培养国学传人、提高学子的人文素质做出努力。

报告中,管仁富以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——以地方志为例》为题,从要传承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、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、地方志的开发利用、地方志的“古今中外”、地方志画像五个方面为我们讲解。管仁富指出,地方志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典籍,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、弘扬历史传统的重任,在世界文化典籍中独树一帜,堪称世界地方文献之翘楚。地方志能够起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、把握自然规律、服务教育事业的作用。
通过什么是地方志、志和史的关系、地方志的志体、地方志的发展变迁、地方志的发展现状五个方面,管仁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地方志画像。
什么是地方志?管仁富说,地方志是资料性的书、是综合性的书、是著述,而不是一般的资料汇编。地方志是有地方性的,地方志所记载的内容是按照志书的体例来记述的。志和史是什么关系?通过分析,管仁富得出四个方面的关系。一是志书的内容比史书的内容广泛。 二是志书以记载现状为主,史书以记载过去为主,有“隔代修史,当代修志”之说。 三是史书的资料简单,志书的资料繁杂,有“史是一条线,志是一大片”之说。 四是史书侧重探索历史规律,志书只反映或体现客观规律。
管仁富还为现场人员详细分析了地方志的发展现状。
地方志里会收录一些人物。那地方志里都收录哪些人物呢?有什么标准?管仁富说,地方志收录的人物包括了方方面面,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人物等,主要是根据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。
管仁富用丰富的史实、详细的数据、大量的故事将有关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听众,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。
于向东在总结中说,管主任的报告内容丰富,视野开阔。通过对志书的价值作用,体例、内涵、丰富的历史发展等内容的讲解,谈到了自己独到的思想、认识,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教育。
李庚香指出,中原学是一棵大树就得有根,这个根一是史二是志,所以史和志是研究中原历史文化的必备过程。李庚香说,中原文化、中原学走到今天,在和世界互动的过程中,怎么样把我们的根、我们的魂说清楚,把中原文化的脉络、谱系说清楚,这些都离不开我们对史书、志书的展望。所以史书、志书是我们研究哲学社会科学、研究中原学、研究中原历史文化的奠基石,而管主任今天的报告实际上就是中原学的奠基。
在座师生一致表示,通过管主任对地方志进行的全面介绍和权威解读,对地方志有了更明晰的认识,以后会在学志、用志中知民情、解民意,真正做一个明白人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人物链接:
管仁富,担任中共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、主任,河南省方志馆馆长,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秘书长。政协河南省委员第十一、十二届委员。我校特聘教授。主编有《河南历代方志集成》(565册)、《传承: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录》(40卷)、《河南家训家规》《乡镇志编纂手册》,第二轮《河南省志》(15卷)执行总纂、《历代诗人咏河南》总纂等。